导航菜单
首页 >  抱薪救火的阅读答案  > 抱薪救火的意思

抱薪救火的意思

【释义】

抱著木柴去救火,比喻处理事情的方法错误,既无法达成目的,反而情势更为恶劣。比喻用错方法,而致祸害加深。#语出《战国策・魏策三》。△“泼油救火”

【典源】#《战国策・魏策三》[1]

华(阳)军之战,魏不胜秦。明年将使段干崇割地而讲。孙臣谓魏王曰:“魏不以败之上割,可谓善用不胜矣,而秦不以胜之上割,可谓不能用胜矣。今处期年乃欲割,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。且夫欲玺者,段干子也,王因使之割地;欲地者,秦也,而王因使之受玺。夫欲玺者制地,而欲地者制玺,其势必无魏矣。且夫奸臣[2]皆欲以地事[3];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而救火也,薪不尽则火不止。今王之地有尽,而秦之求无穷,是薪火之说也。”

注解

[1]典故或见于《淮南子・主术》。

[2]固:原来、一向。

[3]秦:战国时秦国。战国七雄之一。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。地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县。后于秦孝公时,用商鞅变法图强。秦王政二十六年统一天下,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。

参考

《淮南子・主术训》

夫水浊则鱼𪡋,政苛则民乱,故夫养虎豹犀象者,为之圈槛,供其嗜欲,适其饥饱,违其怒恚,然而不能终其天年者,形有所劫也。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,上多事则下多态,上烦扰则下不定,上多求则下交争。不直之于本而事之于末,譬犹扬堁而弭尘,抱薪以救火也。

另可参考:《史记・卷四四・魏世家》

【典故】

据《战国策・魏策三》记载:战国时期,七雄各自称霸一方。后秦孝公因重用商鞅,变法图治,国势转为强大。秦王一直想将其他六国并吞,统一天下,所以不断地向各国出兵征伐。魏国在华阳之战被秦军打败,魏国派段干子为代表,打算割地与秦国讲和。但是孙臣认为不妥,对魏王说:“那些臣子怂恿您割地给秦国,是要用割地的方式讨好秦国,不要入侵魏国。但这个作法对贪婪的秦国是行不通的。拿土地去讨好秦国,就有如抱著木柴去救火,木柴没烧光前,火是不会熄灭的。您的土地有限,秦国的欲望却无限,总有一天魏国的土地会被秦国并吞的。”魏王虽然觉得孙臣说的很有道理,但还是担心秦国不悦,仍旧割地讨好秦国,最后终于还是被秦国并吞了。后来“抱薪救火”从原文中的“抱薪而救火也”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用错方法,而致祸害加深。

【书证】01.《战国策・魏策三》:“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而救火也,薪不尽则火不止。今王之地有尽,而秦之求无穷,是薪火之说也。”(源)02.《文子・精诚》:“不治其本而救之于末,无以异于凿渠而止水,抱薪而救火也。”03.《史记,卷四四,魏世家》:“且夫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04.汉・刘向《说苑・卷九・正谏》:“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,譬犹抱薪救火也。”05.《宋史・卷四五・李宗勉列传》:“或谓其势强盛,宜于讲和,欲出金缯以奉之,是抱薪救火,空国与敌矣。”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用错方法,而致祸害加深。贬义。

类别用在“方法失当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①对方需索无度,如果一味应了他,那我们岂不是在抱薪救火?

②他都犯错了,你还鼓励他?我不赞同这种抱薪救火的教育方式。

③立委批评金钱外交就如同抱薪救火,对方有所仗恃,当然予取予求了。

④股市都已崩盘了,分析师还在劝投资人继续加码,岂不是在抱薪救火?

⑤他都因签彩券亏空了许多钱,竟还想签注

相关推荐: